目前,多城挂牌量处于高位,仅能满足基本居住需求的“老破小”或是面积小、交通不便的房子,已经非常难出手,等待置换房子的改善型购房群体却依然庞大,房地产市场的供求关系发生明显变化。
“在房地产行业,品质已经缺失了五六年之久,而现在随着楼市过渡到买方市场,购房者对品质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房企将在产品力上开启激烈竞争。”近日,一家大型房企华东区域的设计负责人对记者表示。
据克而瑞研究中心统计,截至今年10月,已有约20家房企基于市场变化与客户需求变化,调整发展战略,推出了新产品、新服务体系或启动社区焕新等。克而瑞集团CEO张燕认为,以投资为驱动的购房者已经退场,房企接下来的主战场是争夺自住改善型客户,在品质竞争上将非常“内卷”。
一位长期观察行业的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过去受到市场限制和成本控制等因素影响,楼盘品质对于房企来说并不是第一位的,即便房企有好的想法、理念和设计,受大环境影响,也基本难以实现,而过去评价一家房企是否优秀,多是从融资能力、拿地能力、销售规模等维度考量,但现在,市场环境和政策因素都在倒逼房企回归品质时代。
8月25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规划建设保障性住房的指导意见》,其中明确了两大目标,其一是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给;其二便是推动建立房地产业转型发展新模式,让商品住房回归商品属性,满足改善性住房需求,促进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推动房地产业转型和高质量发展。
这意味着房地产市场走到了关键的“十字路口”。居民的住房需求已基本得到满足,即便是一些还未买房的刚需客户,也即将被低端二手房和保障房分流。
克而瑞研究中心认为,未来新房市场将持续转向改善及高端住房需求,新房住宅将趋向于“所见即所得”,无限接近现房销售。
明源不动产研究院表示,未来住房刚需市场将加速萎缩,改善住宅市场成为“兵家必争之地”,结合近期多地取消地价上限、重回“价高者得”,未来改善住宅和豪宅市场将更具想象空间。
“今年在项目营销和交付时,我们的感受很不一样。过去项目只要地段好、价格有倒挂就会好卖,而现在客户会反复对比同一个片区里多个项目,对绿化、会客空间、地下车库、会所等公共区域的品质要求变得非常高,这倒逼着我们需要在设计上进行改变,提前两年就要预判未来趋势,才能在交付时不落在其他竞品后面。”提及近期对房地产市场的感触,上述大型房企华东区域的设计负责人说道。
“从目前上海的市场来看,总价300万至400万元是刚需‘上车’的门槛,这个级别的需求已经有所减少,而在其他城市,‘卖小卖旧’还要比上海更难一些,应注意到房地产市场结构性供需错配的问题,普通二线城市和三四线城市已经出现住宅供应量总体过剩,刚需的居住需求已经满足,所以在土地出让的时候就应当把改善型住宅的比例增大。”镜鉴咨询创始人张宏伟对记者表示。
从数据来看,据克而瑞统计,今年新房总体成交中,三房产品仍占据主力地位,成交套数占比56.1%,四房产品则保持快速增长趋势,五房及以上房型的产品成交占比也有0.3个百分点的增长,而一房、二房及其他户型占比持续走低,110-140平方米的㎡面积段产品成交比重达到37.9%,是市场成交的主力,140-180㎡平方米面积段产品占比增长最快。
市场趋势下,不少房企已经在发力高端市场,以巩固自身竞争力。近期在克而瑞产品力论坛上,保利发展控股产品研发中心总经理吴劲松表示,保利发展已在其地产白皮书中首次提出了“品质时代”的概念,对其产品品牌服务进行了全新升级。中国电建地产集团副总经理于建勋表示,地产进入了新时代,以前的土地红利、资金红利或金融红利正走向管理红利及产品力红利,在房住不炒的大背景下,该公司产品策略是以改善型作为主战场。
张燕表示,头部房企对产品竞争力非常重视,已经在进行更为精准的研发与升级;其次是城投平台,2022年城投平台拿地已开工土地数量达到195宗,其中22%的项目选择合作或代建模式,其余一些城投平台也在打造自己的产品线了;此外,各地中小型房企也希望通过产品细节来打动客户,已有此类房企靠产品力出众能将项目价格卖到比周边竞品高出50%。
基于这些特点,克而瑞预估,未来一两年,房地产好产品的成长空间正在释放出来,购房群体和租房群体对于住房的品质要求也将逐年提升。 【编辑:叶攀】
在第十个国家宪法日到来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作出重要指示指出,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根本法律依据,是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的最高法律规范。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加强对宪法工作的全面领导,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法理论和宪法实践,推动我国宪法制度建设和宪法实施取得历史性成就。
习近平强调,新征程上,要坚定维护宪法权威和尊严,推动宪法完善和发展,更好发挥宪法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坚实保障。要坚定政治制度自信,坚持宪法确定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不动摇,坚持宪法确定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不动摇。要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坚持宪法规定、宪法原则、宪法精神全面贯彻,坚持宪法实施、宪法解释、宪法监督系统推进,加快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不断提高宪法实施和监督水平。要加强宪法理论研究和宣传教育,坚持知识普及、理论阐释、观念引导全面发力,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宪法精神、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推动宪法实施成为全体人民的自觉行动。
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4日会同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在北京举行“弘扬宪法精神,加强宪法实施,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提供宪法保障”座谈会。会上传达了习近平重要指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赵乐际出席座谈会并讲话。
赵乐际在讲话中强调,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全面推进宪法实施和宣传教育工作,充分发挥国家根本法的优势和功效。
赵乐际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宪法和宪法实施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和文章,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法理论,为谱写新时代中国宪法实践新篇章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要深刻认识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是我国宪法最显著的特征、最根本的要求,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做到“两个维护”,保证党的领导全面、系统、整体地落实到党和国家事业各方面全过程。要深刻认识我国宪法是具有鲜明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真正意义上的人民宪法,牢牢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以宪法凝聚共识,汇聚团结奋斗力量。要深刻认识我国宪法具有至上的法制地位和强大的法制力量,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首要任务,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赵乐际强调,新征程上,要深入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法理论,不断把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推向深入。要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完善宪法相关规定实施机制,完善宪法监督制度,用科学有效、系统完备的制度体系保证宪法实施。要讲好中国宪法故事,弘扬宪法精神,加强宪法理论研究,使全体人民成为宪法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李鸿忠主持座谈会。
中央宣传部、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司法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教育部、中国法学会有关负责同志和全国人大代表在座谈会上发言。
肖捷、郝明金、张庆伟出席座谈会。
全国人大各专门委员会、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委员会负责同志,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在京部分高校和科研院所专家学者等参加座谈会。 【编辑:唐炜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