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上海12月4日电 (李秋莹)近年来,随着药品审评和医保准入效率的显著提高,创新药品上市通道畅通,创新药纳入医保时间不断缩短,从2016年的3.55年缩短至2021年的1.02年。但截至2022年第一季度,仍有55%的创新药未被纳入医保,创新药械产品如何真正让患者受惠?业内人士指出,从支付端形成多方共担的支付机制,有望为民众用上更优的创新医药产品提供有力保障。
从临床实际应用来看,截至目前,我国上市的四款CAR-T细胞治疗产品定价均达到百万元,尚未纳入基本医保报销范围,需要患者全额自费承担。复星凯特和药明巨诺的两款CAR-T产品适应症领域全国每年新发约1.3万病例,但截至2022年底,应用该疗法的仅500人左右。这意味着,受限于个人支付能力,大批适用该疗法的人群无法应用细胞治疗这一先进的疗法。
而在创新支付模式下,各大保险公司与第三方TPA平台、医药企业展开合作,将健康管理、用药服务链条逐渐打通。
复旦大学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主任许闲此前表示,惠民保、百万医疗险产品的责任设计正不断推进保险行业与医药企业产生更多的联动。与基本医保相比,商业保险具有更为灵活的合作方式和风险共摊机制等优势,也能够更好地承接符合市场规律的创新药定价体系。
商业健康险对创新药械的纳入创新重点体现在慢病领域、肿瘤领域、罕见病领域。商业健康险依托灵活的合作方式,不断扩大保障人群和保障范围。以“平安e生保”为例,连续5年提升保障力度,并且做到创新药当年获批当年纳入保障。今年在保费不变的情况下,增加65种药品,特药保障种类突破188种。除此之外,商业健康险还在不断升级健康管理服务,有效服务患者遵医嘱服药,长远来看为患者赢得了更好的治疗效果,切实提升了其健康水平。
目前中国已有100多家保险公司的2200多个产品,涵盖了疾病险、医疗险、护理险和失能收入损失险四大类。
“创新支付在基本医保以外引进了新的支付源泉,其积极作用毋庸置疑。但现阶段各个地方、各个模式的探索不尽相同,模式是否符合行业的规律?是否能真正起到保障作用?都有待进一步完善和探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药品政策与管理研究中心主任陈昊指出,在产品设计时,保险公司、医药企业、医疗保障体系、医疗服务网络系统各方应联动参与,做到多元协商,确保各方利益的对等,尽可能地开发出更符合社会实际的多层次精细化管理产品。
创新支付也离不开政策的指引,7月31日,上海市医疗保障局等七部门联合发布了《上海市进一步完善多元支付机制支持创新药械发展的若干措施》,包括九个方面28项重点工作任务,提出了支持商业保险公司、医疗机构、医药企业合作,探索引入专业化第三方服务机构加快商业健康保险产品开发,覆盖新药、好药和优质医疗服务等多条举措。
在上海市卫生和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金春林看来,随着我国商业健康险产品形态的创新、先进药械责任的迭代,对创新药的支付水平有显著提升。实践中需要证据指标、数据系统等一些前置条件,更重要的是政策制定还需要更灵活、广阔的空间,最终落实到患者可及这一根本上。(完) 【编辑:曹子健】
中新网12月4日电 根据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办公室官网3日发布的消息,加沙地带南部的联合国避难所内传染病显著增加,其中一处避难所暴发甲型肝炎疫情。此外,由于医疗服务资源严重短缺,伤者及其他有需要的人无法及时得到医疗护理,状况令人担忧。
据估计,加沙约有180万人(近80%的加沙人口)流离失所。110万难民登记在近东救济工程处遍布加沙的156个设施中,其中约86%(958000人)登记在近东救济工程处南部的99个避难所中。据估计,另有191000名难民住在124所公立学校、医院、婚礼大厅、办公室和社区中心等场所。
由于近东救济工程处南部避难所过度拥挤且卫生条件差,腹泻、急性呼吸道感染、皮肤感染等传染病显著增加。当地时间12月1日,近东救济工程处报告其一处避难所暴发甲型肝炎疫情。
与此同时,由于医疗设施被破坏,医疗服务资源严重短缺,残疾人、孕妇、刚分娩或正在哺乳的妇女、正从受伤或手术中恢复的人以及免疫系统受损的人无法获得需要的医疗护理,其状况令人担忧。
当地时间12月2日,加沙卫生部表示,加沙仍在运营的医院的床位占用率远超其承载能力,达到171%,而重症监护室的床位占用率高达221%。
目前,加沙各地的医院床位为1400张,不到冲突爆发前的一半(3500张),但寻求治疗的人数仍在不断激增。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称,加沙目前只有一家医院有能力治疗严重创伤病例或进行复杂手术。
此外,由于饮用水来源不安全,人们对水传播疾病的严重担忧依然存在,特别是在加沙北部,海水淡化厂和来自以色列的运输水的管道被关闭。数周来,加沙北部居民获得饮用水和生活用水的情况几乎没有得到任何改善。 【编辑:孔庆玲】